阜阳阜南:柳编出口,“编”出幸福新生活
运营总监:鲍安常LJ0072023年10月12日整理
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郜台乡,淮河岸边的蒙洼分洪道两侧低洼地种满了杞柳,这种近水植物即使连续20天泡在水中也不会腐坏。
柳编文化是阜南县地方传统文化,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,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。这里的人们可以用柳条编织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和生活用品,包括果篮、家具、装饰品等。
地利、人和,让当地不少人有了创业的底气,越来越多的柳编企业成立。
阜南县郜台乡安台村村民在当地一家柳编企业编制工艺品。王彪 摄
“郜台乡现有柳编企业46家,从业人员2万多人。”蒙洼蓄洪区内的郜台乡乡长张林伟说,2022年柳编产品累计出口5.97亿元,与3年前相比,企业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58.6%和45.6%。
企业的成立与出口贸易的发展,受益最多的还是当地的百姓。
37岁的张安玲,是郜台乡刘店村村民。与很多村民一样,过去3年,她一直是春秋两季农忙时种地,农闲时在助农车间编制柳编打工。
“以前,这里由于地势低洼,容易受水淹,不管种什么庄稼,遇一场暴雨就很可能全给淹毁了,到头来都白忙活一季。现在不怕啦,地势低的地方可以种杞柳,还能编筐卖钱,孬地成好地了。”张安玲边忙着手里的活计,边笑着说。
张安玲算了一笔账,在助农车间编织柳编,平均一年能干10个月,一天劳务费100元左右,一年有近3万元收入,老公在附近工厂里打工,一年能收入6万元左右;再加上种植杞柳以及农作物的收成,她家一年能收入近10万元。在家门口打工,夫妻既不用分开生活,又能照顾老人孩子,也能把地种好。看得出来,张安玲很满足。
阜南县郜台乡安台村村民在当地一家柳编企业编制工艺品。王彪 摄
“蒙洼蓄洪区要因地制宜,发展适应性农业。我们立足海关职能,利用‘5G+VR’技术,创新属地远程查检改革,极大程度缩短了等待查检时间,实现即申请即办理;同时,帮助阜南县设立竹木草制品熏蒸点,企业不用将货物拉到200公里以外去熏蒸,既帮助企业节省时间,又帮助企业降低成本。”阜阳海关副关长陈思说。
“如今,出口越来越便捷。我们的产品已经漂洋过海,出口到38个国家,2023年8月初就已经拿到600多万美元订单。”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,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。
| 编辑:石音 | 责编:李静
| 审核:方海节
| 来源:安徽日报
运营总监:鲍安常LJ008
#阜南鲍安常#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