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第2节:周边环境
家里的房子的前门是向着西北的,后门对东南,全砖石机构,木梁家青黑瓦,很有古代风情的房子,夏天清早,会有一人担着一双木水桶,从家中后房门出发,下一个小坡,经过一口水塘边,绕进一条通往河边的小路。
那个时候距此约300步的河中未设置水坝,水量有限,如果不早早去河中低洼处打水,那么一天的淡水使用将无法满足,有的时候会连续来回几次,直到把家里那个水缸灌满。
有时候回来的路上,还可以在水塘对面的一棵老树下乘凉,据说这颗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,今年回去还能看到其茂盛的树叶,我们称之为檀高树,具体是什么树我也不知道,以前茂盛的时候有很多小鸟在那里安营扎寨,有一次一个院子里的伙伴还掏鸟窝,居然捉到一个小猫头鹰。
后门的下坡处是我们家的老对头正贵一家 ,说起来五百年前绝对是一家,但是因为某些不得而知的原因(或许就是因为穷吧),我们老家是那种一对话就很冲(拽)的那一种,所以我从小被他们家的欺负也不在少,因为其男主人是当兵出身的,而且还是个懂汽车技术的兵,那个时候当兵是一种非常荣耀的事情,所以他们家条件相对来说比我们好的多,旁边的邻居是同样家里条件相对苦的尚太一家。
第3节:老爸的故事
老爸以前的生活,在我看来是一个励志的故事,听长辈们说,从小我老爸就是一个上学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学生,老师们口中的优等生,那个时候中国生活水平渐渐提高,出来了一波婴儿潮(这一时期出生了很多人),也就是老爸那个时期的事,上学的人很多,甚至我们院子不远还有一个中学。
涵盖初中、高中哦。
农活忙的时候,一大早还要出去干一会,然后吃早饭再去上学,但是很不幸,初中毕业后,家里再也无法提供钱去上高中,尽管考了个很不错的分数,但是最后还是辍学了,那一年,他才15岁吧。
作为家里的男长子,支撑起这个家的任务,需要他背起来,很快爷爷的姐姐那边在开挖煤矿,急需要人手的消息传来,带上仅有的两件衣服,就跑了过去,这一去就是一年半,虽然离家只有几十公里,但是当时的交通发达程度可想而知,而且需要度过湘江,所以除了过年,这期间就没回来过。
一年多的时间他从一个小男孩蜕变成一个小男人了,他干的活就是用一个竹筐萝,把挖出来的煤从煤洞中往外运,同村一起去的几个人,干的活都比不过我的老爸的吃苦耐劳,很快人们都对这个小个子刮目相看了。
矿场的事我没听的太多,只是前两年去过一个他曾经挖矿的洞口,那真的是可以用陡坡来形容,很难想象他们从几乎近60度的陡坡拉煤出来是一个怎样的艰辛苦难。
直到现在老爸的肩膀还有当年的辉煌痕迹,一些煤在他当初压烂了的肉中没发去除,伤痛好了之后,就 一直留在了那里了,小时候,会经常用来教育我们,说不读书,将来就有可能比他过的还要艰苦,以此来鼓励我们用功读书。
老爸的身高只有1米5几,这个身高,我觉得很大程度可能跟期青少年时期的这个工作有点关系。
从矿场回来后,又去到了当时外来人的聚集地上海,在上海,老爸学到了一门基础手艺,电焊,对于社会改革开放来说,他们这样的技术工,能够比一般的人获得更多的待遇,没记错的话,应该在上海待了好几年的时间吧,真正的从少年,变成了青年,也到了合法结婚的年龄了,也是这几年,家里的情况因为老爸的外出努力,渐渐的有了转机,吃不饱,睡不好的窘境时刻也少了,这真的是通过双手,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,您说这算不算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呢。 |
|